360足球直播

当前位置:
首页
> 要闻动态 > 市县动态
扬州“促增收”行动探路千村共富
时间:2024-05-16 07:34 来源:新华日报 字体:[ ]

“今年,我们将推进6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,同步招引企业入驻,带动利民村与百寿、高彭等周边乡村合作抱团,助力周边村民就业增收。”5月13日,在扬州抓党建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场推进会上,扬子江文旅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蔡余良表示,坚决扛好国企担当,立足村企资源禀赋,持续优化增收路径,推动联建村经营性收入冲击300万元目标。

2023年以来,扬州大力实施“促增收”行动,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列为市县乡村四级“书记项目”,分别从市县机关选派62名、219名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,推动6家市属国企、63家县属国企重点帮扶134个薄弱村,整合调动干部、企业、人才、资金等多方资源力量实现叠加集群效应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。

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离不开政策支持和有力保障。“我们出台6个方面20条扶持政策及27条具体措施,将资本、金融、信息、技术、市场等资源向农村集聚。”扬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处负责人介绍。扬州市县财政联动,每年设立村集体增收帮扶资金超2亿元,打好输血、造血、活血“组合拳”。广陵区头桥镇紧抓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建设契机,在医疗创谷项目中,帮助15个村集中代建5.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,每村实现年新增48万元经营性收入。邗江区槐泗镇抓住人才公寓认购契机,整合土地、资金、产业等各要素,统筹8个村近2500万的资金购置人才公寓三产物业用房,为每村每年集体收入增加16万元。

如何突破发展瓶颈,克服发展条件的“先天不足”?必须壮大产业项目、延伸产业链条。扬州紧贴市场,因地制宜,编发10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,制定“一镇街一方案”增收计划84个,排定“一村一策”发展项目1000余个,培育了全国最美渔村——沿湖村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——清真村等“国字号”品牌,切实将人气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。“我们通过兴办集体农场、农村电商、直播售卖土特产等,不断拓宽增收新渠道,泾河镇虹桥村、陈桥村等5个村共同投资680万元西瓜、草莓种植项目,每村每年可增收10万—20万元。”宝应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陈五湖说。

选准路径、做强产业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。高邮市临泽镇营南村与苏州农科院结缘,试点种植了羊肚菌,租用村部周边农户零散土地5.5亩,投入20万元,预计实现超6万元的增收。江都区提炼推广项目带动、特色种植、电商赋能等10种增收模式,编印《村级增收致富50例》,放大邵伯龙虾节、宜陵螺蛳节等网红IP优势,带动周边8个村销售农特产品200余万元,增收50余万元。仪征市深化村企联建,通过土地入股、资金入社、劳力入企等方式,联合建设黑莓果品、茶叶菌菇等20个共富行动党支部,累计实现项目收益1120万元。生态科技新城聚焦农文体旅融合发展,打造龙王乡野垂钓园、金湾礼堂等40个特色集体经济项目,打响凤凰山云雾茶、七里翠冠梨等一批农产品品牌,助力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10%以上。

实干者得实惠,争先者有奔头。在村集体收入增加的同时,扬州统筹提高基层干部总体待遇,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增量与村干部绩效报酬挂钩机制,对增收幅度大、贡献度大的536名村书记发放增收奖金,让基层干部既有真抓实干的业绩,也有真金白银的收入。2023年,扬州全市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12.9万元,全市74个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60万元的“薄弱村”已全部清零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